随着中美摩擦升级,华盛顿方面的言辞也渐趋尖锐。特朗普政府因担心中国窃取知识产权等其它可疑行为,启动了一项针对华裔留学生和专业人士的制约计划。这些行为不仅与美国是移民国家的本质背道而驰,而且正在损害美国的利益和竞争力。点燃分裂种族之火并不能解决中美间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美的确在政策上存在分歧,但现任白宫领导人和国家安全部门已将这些分歧升级为一场中美意识形态差异的战争。去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在国会作证时声称,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对“整个美国社会”或“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威胁。随后,美国国务院官员凯润·斯金纳(Kiron Skinner)将这场中美之间的冲突定调为种族冲突。她表示,有史以来,美国首次面对“一个非白人的强大竞争对手”。
这种充满文化色彩的零和(zero-sum)博弈心态(注:即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已经在美国转化为反华条款,其中包括美国收紧对中国公民的学生签证(F-1)和工作签证(H1B)的发放。2017年初,特朗普政府削减了中国留学生的选择性实习培训项目(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Program,简称OPT)的时长和通过率,特别是针对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专业的学生。该项目是中国留学生毕业后能够继续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机会。去年,机器人(Robotics)、航空(Aviation)和其它高科技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只获得了一年的签证,此前为五年。另外,美国国务院还加强了对中国各类签证申请人的审查,这对游客、学生和希望聘用中国员工的美国企业造成了重大延误和不确定性。
所有这些行为让人不禁联想到美国历史上不平等的篇章,特别是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的那个黑暗时代。该法案不仅阻挠了来自中国的移民,还制度化地歧视华人,并试图否认中国移民为美国做出的贡献。直到1934年,这项法案才被废除。这项法案中的种族主义和不负责任的言论直到今天仍对美国的价值观和经济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长期来看,反华条款和情绪将对美国的科技业产生更长远的影响。”
首先,限制中国学生、科学家、商业领袖和游客的签证,相当于损害美国卓越的知识和研究项目的对外输出,以及日益紧密的全球经济联系。据统计,2017-2018学年,海外留学生在美消费总额达39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留学生来自中国。在旅游业方面,中国赴美游客的人均消费约为6,700美元,远高于其他国家。然而,随着中美紧张关系加剧,2018年赴美旅游的中国游客减少5.7%,这是15年来的首次下降。
另外,长期来看,反华条款和情绪将对美国的科技业产生更长远的影响。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数据,美国工程学研究生中有一半以上是外国公民。中国高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总数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在美国接受教育,有些人后来更成为企业家,在美国创办公司并提供就业机会。如果美国不再鼓励这些海外留学生继续在此生活和工作,将损失大批境内培养的人才。
即使中美关系紧张不可避免,美国也无需因部分中国企业和个人的侵权等行为而疏远了整整一代的中国学者、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相反,政策制定者应明确界定并尽量减少禁止外国参与的经济领域,并杜绝基于种族或文化的相互指责。用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的话来说,美国应采用“小院子,高栅栏”的方式(small yard, high fences),即明确界定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技术和研究领域(小院子),并配以必要的保护策略(高栅栏)。
“美国必须成为一名正确的领导者,在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之余,也应欢迎更多的外国企业参与经济发展,既可捍卫国家安全,又可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若美国集中保护如量子加密或超音速推进等领域,也许是一种合理的策略,但不应阻碍中国参与美国所有的人工智能或生物技术研发。
目前,特朗普政府在对整体经济和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策略并不统一。明确界定受保护的领域将有助于监管机构更有效地鉴别不法行为,减少相关产业受到的附带损害。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应积极制定和执行法规,打击非保护领域中的不良行为。例如,通过更完善的背景调查,避免那些背景关系复杂的研究人员进入美国大学,以及禁止曾窃取知识产权的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犯罪行为应当受到严厉惩罚,但调查间谍活动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而非种族。
美国必须成为一名正确的领导者,在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之余,也应欢迎更多的外国企业参与经济发展,既可捍卫国家安全,又可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在引以为傲的“开放”、“多元化”和“求知欲”基础之上,持续发展壮大。
本文最新被刊登在《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