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中美經貿

中國創投大批湧入科技新創企業

October 09, 2017
商務人士正在看著他的手提電話,其身後是城市景觀
中國的科技創投產業正蓬勃發展。圖片來源:Gettyimages.com/xijian

公開及私募資金以創紀錄的速度掀起中國的創業熱潮。

隨著私募和公開資金的增長,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 VC)在中國蓬勃發展。據金融服務顧問公司安侯建業(KPMG)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新創企業獲得的投資金額超過310億美元(占美國新創企業總額的四分之三),高於2015年的274億美元。

今年有望繼續締造新紀錄。僅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新創企業獲得達107億美元的投資,其中北京共乘手機應用程式公司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募得55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首家獲得如此大規模私人創投的高科技企業。

與十年前形成鮮明對比,現今中國大部分的創投資金來自於國內。中國高速的經濟發展,創造出一群富有並投資慾強的中國企業家,而政府亦將公開創投視為刺激本土企業創新的理想手段。

華美銀行中國區科技與高成長項目業務執行總監鄭詩緯(Calvin Cheng)表示:「中國的早期創投由美國資金主導。但現今的環境已大為不同,中國創投者既持有大量現金,也越來越熟練,他們知道如何識別獨特的商業模式。」

中國科技龍頭公司在初創企業圈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在中國46家獨角獸企業中(指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企業),約一半由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Baidu, Alibab and Tencent, BAT)及電子商務網站京東商城(JD.com)投資。

一位年輕的男士在夜晚的街道上使用手機。
圖片來源:Gettyimages.com/DuKai photographer
「 中國創投者持有大量現金,也越來越熟練,他們知道如何識別獨特的商業模式。」

- 鄭詩緯

明智投資

高科技產業中,網路和資訊科技(IT)行業仍主導著中國的創投資金。大筆資金湧向大數據(big data)、金融科技(Fintech)、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機器人(robotics)和雲端計算(cloud)。

德勤中國(Deloitte China)科技、傳媒及電信行業(TMT)主管周錦昌(William Chou)表示:「網路和資訊科技公司通常都是輕資產企业,因此投資者預期能從這些企業中獲得較傳統產業更快的收益。」

在政府強力支持下,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目前是中國創投最受歡迎的投資領域之一。中國政府近日表示計劃在2030年之前,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領先全球,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由大學和企業聯盟)已經在開發人工智慧方面投入10億人民幣(1.5億美元)。

中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7月份完成了4.1億美元的B輪融資,宣稱創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中最大的私人融資;並表示其市值已超過100億人民幣(14.7億美元),成為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中的一員。

龐大的智慧手機用戶數和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都為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消費者的大量數位數據使像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科技巨頭,成為創造面部識別、訊息傳播機器人等最先進人工智慧系統的完美平臺。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2010年至2014年期間,中國人工智慧相關的專利申請數量較前五年增長了300%。華美銀行正與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及谷歌(Google)投資的中國獨角獸公司出門問問(Mobvoi)合作;這是一家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生產智慧手錶及音響的人工智慧公司。

中國創業投資趨勢信息圖
中國的創業投資趨勢

據總部設在加州的創投公司Breyer Capital的創始人兼創投家Jim Breyer表示,「全球最有趣的人工智慧投資機會一半在中國。」

Breyer近日在紐約舉行的CNBC機構投資者絕對投資回報大會(CNB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Delivering Alpha conference)上表示:「我認為可以產生巨大價值的良好機會都蘊藏在專注於中國市場的中國科技公司。」

醫療健康產業的「良性收益」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是中國另一部份吸引越來越多創投資金的領域。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和對沖基金大舉投資在新創企業,希望借助該行業充滿樂觀的增長潛力取得收益。醫療保健服務的投資,例如信息技術,在交易額和交易量上來看取得領先,其次是治療、診斷和醫療器材。

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and Company)的報告顯示,伴隨人口老化、個人收入持續增長和民營醫療產業的迅速發展,中國醫療健康行業規模到2020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

加州生命科學技術公司Sanovas的首席執行長Larry Gerrans表示:「外國分銷渠道的通貨膨脹壓力,影響中國向其人民提供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服務。為增進其在中國創新和銷售的能力,他們在蘇州納米技術和納米仿生研究所(The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tech and Nano-bionics, SINANO)設立創投資金及研發中心。

Gerrans繼續說:「中國通常需要支付比西方國家高出三倍的價格,購買醫療技術和藥物。因此中國政府想在國內開創自己的醫療技術以服務人民,這代表了大量的投資機會。」

舉例來說,提供保健諮詢功能的智能手機的急於問世,是因為這將衍生超過2,000種的中國健康手機應用程式。經過幾輪融資後,截至去年年底,其中三項的估計價值已超過10億美元。

據中國創投情報公司中國金融投資網(China Money Network)的報導,2010至2016年間,以醫療保健為主的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的交易額及交易總額,平均增長了33.7%和89%。生命科學投資專家ChinaBio集團稱,中國生命科學創投資金和私募股權基金已籌集450億美元,同時在過去的30個月內,已投資120億美元。2016年一年就募得200億美元的新資金,估計今年將達到300億美元。

加州紅杉資本的合夥人陳鵬輝(Kevin Chen)認為,中國目前擁有許多雄厚財力的創投公司,但國內的生物技術投資選擇有限。目前中國企業在全球尋求可在中國國內使用的技術,因此推動了越來越多高規模的跨境投資。

創新分析資料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指出,2016年,跨境交易占中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交易量的85%,中國企業積極加速對西方技術的推動。紅杉資本在醫療保健領域投入30億美元的資金,去年開始投資具有中國關係的美國生物技術新創公司,提供中國投資者額外的投資渠道。

政治力量的介入

中國政府正試圖通過支持創業,將中國經濟從重工業轉移到以消費為主導的服務業模式。在中國,由於政府致力於改革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和削減基礎設施的支出,各地方政府現在擁有高達4,500億美元的創投資金用於投資新創企業

如此龐大的金額,吸引了西方的新創公司,因為他們多半都難以在自己的國家取得投資。當美國創投趨向避開對硬體科技投資時,中國創投卻反其道而行。中國在新興消費需求和大規模製造業,都有顯著的優勢。

Sanovas的Gerrans說:「坦白而言,創新資本在美國已經消失很久了。沒有人願意投資『正在發展且有風險』的領域,他們只想投資具有短期回報的項目,很多西方新創公司對能夠以創新和長期發展的思維和中國的創投協商都感到相當振奮。」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FIUS)有權以國家安全理由拒絕外資收購美國公司,該機構可能使中國創投與美國新創科技業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擔憂中國跨足先進科技如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華盛頓當局目前正考慮將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職權範圍擴大,審查包括合資企業,少數股權以及新創企業的投資。

德勤周錦昌表示,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投公司已經在尋找美國外的其他地區投資。以色列是投資轉型高科技業越來越受歡迎的國家。

Sisram Medical 9月份成為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以色列高科技新創企業。該公司透過首次公開發行(IPO)融資1.12億美元。

點擊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