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美經貿

重建美國創新經濟要靠開放,不能靠孤立

September 24, 2020
近期美國為保護本國民眾就業機會而採取了多項限制國際人才在美學習和就業的措施,華美銀行董事長、總裁兼CEO吳建民對此表示,美國需要進一步向世界開放,而不是閉關鎖國。

華美銀行CEO吳建民表示,美國必須在應對外國投資風險的同時保持開放,恢復其在國際人才方面的優勢。

7月6日晚間,世界各地的學生捧著手機,焦急地給朋友發著訊息,重新考慮自己的規劃。當天早些時候,美國宣佈,如果外國留學生所在的美國學校決定僅進行遠程授課,則將禁止相關留學生進入美國學習。就在兩周前,白宮已經決定明年之前不再允許外國人在美國尋找工作,就連那些離美回國更新簽證的外國人也被波及。航班取消,公寓也沒人住了——這些學生和職場人士要急忙想辦法解決眼前的麻煩。與此同時,很多人開始思索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在美國還有沒有前途?

特朗普(又譯川普)政府的怒氣很大程度上撒向了中國學生及科研人員,並表明此舉是為了在疫情之後保護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但實際上卻將美國獲得全球人才的途徑整體收窄了。展望疫情之後的復甦階段,美國需要進一步向世界開放,而不是閉關鎖國。

美國的創新經濟依賴於開放

向外國人才及投資開放已經成為美國創新經濟的關鍵要素。美國的獨角獸初創企業中,有一半至少有一位創始人為移民。這些企業聘用了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讓本國經濟更加強大。例如,為小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科技公司Stripe,其聯合創始人是愛爾蘭裔;視訊會議軟體公司Zoom的創始人是華裔;資料分析公司Sisense的創始人是以色列裔。如果不能彙聚全世界的企業家智慧,矽谷的魔力也會消失。

為了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美國也需要對移民保持開放。該國的醫務工作者中,有超過2百50萬是移民,其中1百50萬人是醫生、註冊護士或者藥劑師。此外,美國的生物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的博士生中,有四分之一在美國拿的是臨時簽證。

同時,外國資本對於經濟復甦也有重要意義。以阿斯利康(AstraZenica)和葛蘭素史克(GSK)為例,美國很多從事新冠肺炎疫苗工作的企業是外國參股或外國全資所有。2000年以來,美國生物科技企業的募資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融資輪次至少有一個外國投資者參與。

美國製造業復興的關鍵

特朗普總統和喬·拜登(音譯,Joe Biden)都希望在疫情後將高科技製造業帶回美國。然而,如果美國對世界關閉了大門,那麼這個願景也將無法實現。

外國企業為美國製造業創造了超過20%的就業崗位,將對建設面向未來的製造工業發揮關鍵作用。以電動汽車為例,Tesla超級工廠是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工廠。該工廠由美國企業Tesla和日資公司松下(Panasonic)合作建設。而Tesla的創始人伊隆·馬斯克(音譯,Elon Musk)本人也是一名移民。該工廠耗資近50億美元,聘用員工超過7千500人。

為保持科技領先地位,特斯拉等企業需要能夠招募到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要知道,美國工程專業三分之二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和一半的碩士生都是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出生的。這些學生擁有支援高科技製造業發展所需的關鍵技能,且市場對這些技能的需求很大。電動汽車行業如此,機器人、半導體、生物科技等無數其他成長型行業亦如此。如果美國不歡迎這些高需求領域的外國學生,那麼這些學生就會另尋他處——加拿大、德國,以及其他瞭解招募並留住全球人才重要性的國家。

重新發揚美國的開放精神

從疫情中復甦並非是對外國人士關閉大門的理由,而是加大力度發揚美國開放精神的機會。最近幾周,特朗普政府採取措施放鬆了對H-1B簽證的限制,這就是正確之舉。但是,特朗普政府應該再進一步,徹底撤銷有關禁令。美國企業的很多外國員工依然滯留海外,復甦進程因此受到阻礙。當下,讓企業重新運轉起來應該成為重中之重。

第二,美國需要制定清楚詳細的規則,列明外國學生和研究人員的哪些行為是被允許的。這些規則應該遵循「小場高籬(small yard, high fence)原則,僅對最敏感的研究領域採取嚴格限制。這種做法延續了開放精神,並把功夫下在了重要的事務之上。

上述規則制定出來後,就應該公正地實施。有研究顯示,在經濟竊密案件中,被告人擁有中文姓名且未能證實有罪的案件比例為21%,而被告人擁有西方姓名且未能證實有罪的案件比例為11%。簡而言之,反華情緒和種族歸納(racial profiling)導致華人和美籍華裔比其他人群更可能被扣上偷竊商業秘密的帽子,受到不公正的指控。

第三,要向外國勞動者和學生保證:美國歡迎他們。美國的聲譽本應是彙聚全世界最傑出人才的家園。多年的敵視言論和偏向本土人士的政策破壞了這個聲譽。這個問題解決起來並不容易。但是,如果美國能使開放與包容成為復甦規劃的基石,就能夠將其解決。

外國人才和資本長期為美國造福。美國著手從疫情中復甦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外國人才的智慧和勤勞。今天,美國如果重申其對開放的重視,就能向全世界的下一代科學家、發明家和企業家證明:他們將在美國前途無量。

本文最先被刊登在《富比士》(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