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琉璃工房在中國已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從精細的龍形雕塑到簡單的首飾盒,大眾可以在琉璃工房的41間藝廊,以及全球超過35間博物館裡看到他們色彩鮮豔的琉璃作品。「琉璃」是一種人造水晶,已經成為手工藝和中華文化的代名詞。每件琉璃作品都凝聚著中華文化和哲理,並經由十二道工序手工製作而成。
然而,在1987年之前,幾乎沒有人聽說過中國的水晶玻璃藝術。這項工藝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兩千年前的漢代,之後就失傳了。直到1987年,楊惠姍(Loretta Yang)和張毅(Chang Yi)創立了亞洲第一間琉璃藝術工作室,這種藝術形式才重新回到全球藝術舞台。
從表面來看,楊惠姍和張毅與失傳的琉璃雕塑藝術似乎並沒有太大關連。楊惠姍是一位獲獎無數的台灣演員,並曾兩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張毅則是一位著名的電影製作人,並於1985年憑藉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Kuei-Mei, a Woman)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然而,兩人都放棄了電影事業,轉而從事琉璃製造(後來張毅又轉為發展中國的動漫產業)。
張毅表示,他們決定轉向琉璃藝術是因為這種藝術形式能更好地表達中華文化。他選擇「琉璃脫蠟鑄造法」( pâte-de-verre),不僅是因為它起源於漢代,還因為這種技術與中國的青銅鑄造手法相似。
「我們相信華人民族文化,除了美學之外,還有它的智慧、寬容,和仁愛的思想。我們希望把我們熟悉的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透過琉璃藝術創作跟世界分享,尤其在今天這個充滿對立和衝突的世界局勢裡。」
張毅分享道:「當我們觀察琉璃藝術的時候,我們其實充滿了諸多的願景,因為在這個藝術的形式裡面,我們感覺,它可以在創作的過程給我們極大的自由,並且可以傳達我們民族文化的情感和智慧。」
當他和楊惠姍決定創立自己的琉璃工作室時,全球只有一家法國的工作室能夠熟練運用這項技術製造玻璃藝術。雖然目前中國已有逾百家琉璃工作室,但張毅說,在他們最初創立琉璃工房時,這项工艺在亞洲幾乎是「聞所未聞」。他們不得不自己去摸索這項技術,並為之注入獨有的中國特色。他們兩人甚至決定將這個新形式重新命名為「琉璃」,以更準確地表現工作室發揚及代表中華文化的使命。
從零開始創辦一間工作室並且從事一種在中國鮮少有人聽說過的藝術形式並不容易。張毅和楊慧珊在學習艱難的琉璃脫蠟鑄造法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並曾面臨嚴重的資金問題。為了達成目標,楊惠姍不僅投入了全部個人資產,甚至說服了她的父親和兄弟也注資進來。
張毅說:「楊惠姍作為一個充滿鋼鐵意志的工作者,以強大堅定的力量,鍥而不捨的在技法上,幾乎是一分一秒、孜孜不倦的、完全不放棄的深入。方向雖然是我訂的,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上,若沒有楊惠姍的堅定努力,琉璃工房就不會有自己的語言,也無法將技法發展成熟,甚至於在華人世界發展出一個龐大的産業。」
琉璃工房的琉璃工藝包括十二道工序,包括設計並精細雕塑原型、按照原型製作矽膠模型、製作定型石膏用的蠟型、並在第二次窯燒時添加金屬以賦予作品鮮豔的色彩等。因為每件作品都是手工製作,所以在顏色層次和在鑄造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氣泡都是獨一無二的。
琉璃工房的作品都植根於中國的哲學和思想。一些作品取材於神話,採用寓意吉祥的鳳凰和龍等神獸;一些則是以十二生肖為主題的收藏品;也有在設計中結合了風水理念的作品,以促進個人成功和豐收;而首飾盒的創作靈感則來自中國古代的有蓋容器,並裝飾有象徵健康和長壽的菊花圖案。
張毅解釋道:「我們相信華人民族文化裡,除了美學之外,它的智慧、寬容和仁愛思想都應該是這個世界需要的。我們希望把我們熟悉的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透過琉璃藝術創作跟世界分享,尤其在今天這個充滿對立和衝突的世界局勢裡。所以在創作我們所謂的『琉璃藝術』的時候,基本上不是把它當成一個個人的創作空間而已,而是希望它是一個充滿民族文化使命感的創作。」
楊惠姍和張毅的目標是讓每一件琉璃作品成為故事和詩歌的載體。「我們的創作風格跟世界上其它的玻璃藝術明顯不同,因為它永遠思考的事情是『讓人間和諧的使命』。我們創作的起始點,永遠是考慮概念,考慮針對社會,考慮『永遠不斷地創作有益人心的作品』。」張毅說道。
「因為在這個藝術的形式裡面,我們感覺,它可以在創作的過程給我們極大的自由,並且可以傳達我們民族文化的情感和智慧。」
如今,曾經的小型工作室已成為了一個享譽全球藝術界的名字。然而,琉璃工房的目標和抱負卻始終如一。
「對我們來說,不停的創作,然後深入世界的舞台,讓世界所有的人種能夠了解華人民族文化,能夠因為透過人與人的瞭解,取得一種和諧。對我們現在而言仍然很遙遠,但這是琉璃工房最有意義的永遠願景。」張毅說道。